关于我们: 天枫信息技术-5kk全国首家卫生管理职称考试模拟题库网站

《流行病学》知识点

2018/10/5 15:17:53

卫生管理师职称考试之《流行病学》知识点及试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流行病学考试必备

第一章  绪  论

一、定义

1.流行病学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任务的三个层次,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1.基本原理  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  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流行病学观察  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其特点是在观察时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也不改变体内外环境的任何条件。

2.流行病学实验  又称现场流行病学实验,主要是在人群中进行。可分为人群现场实验、临床实验和社区实验三种。其特征是需要人为地控制某些处理因素,故又称为干预性研究。

3.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又称数学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即用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公式,显示疾病流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流行病学理论研究。

四、流行病学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医学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

 

1

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机理提供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臵和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发病指标

1.发病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  疾病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频率,也是人群新病例数出现频率的指标。 3.患病率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被调查人口中某病现有病例(包括新旧病例)的频率。 4.续发率  表示在原发病例出现后,家庭或单位成员中易感者受传染而发生二代病例的频率,又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或接触者发病率。

5.感染率  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6.病残率  在一定期间内人群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的比率。

(二)死亡指标

1.死亡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2.病死率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二、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  发病率呈现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称为散发。

2.爆发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3.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称为流行。

4.大流行  在一定时间内,某病的发病率大大超过流行的水平,而且迅速蔓延,可以涉及全国,甚至超过国界涉及数国、数洲。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 (一)人群分布特征

1.年龄  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况。年

龄分布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宿主免疫力;感染机会;疾病潜伏期;预防措施。

2.性别  一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显差别三种。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 3.职业  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 4.民族  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

(二)时间分布特征

1.短期波动  含义与爆发相似,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动多是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2.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可分为三种情况: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导致季节性升高的原因可从几个方面讨论:病原体情况、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人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况,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

3.周期性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常见原因: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长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病因发生变化;抗原变异;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人口资料的变化;登记报告制度改变。

(三)地区分布特征

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  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点。

2.国家内的分布  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特征,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3.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多见: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农村多见:肠道传染病、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4.地方性分布  某些疾病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无需从外地输入。

⑴分类:

①自然地方性疾病,指某些传染病受自然因

素的影响,仅存在于一定地区,而不

 

2

见于其他地区。

②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地方性疾病中有

些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无需人类参与,而能在特定的节肢动物和野生动物宿主之间长期生存繁殖,世代延续,偶可涉及于人。 ③地方病,指非传染病中有些疾病由于其致

病因子等因素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区性而呈现严格的地方性。 ⑵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①该病在当地居住各人群组中的发病率均

高,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

发病率均低,甚至于不发病; 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

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④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

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 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

病。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包括现况研究、筛检、生态学研究等。其中现况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  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对一定人群或人群样本在某一短时间内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

2.目的:描述疾病分布,探讨病因,确定高危人群,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价。

3.类型

⑴普查: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

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⑵抽样检查: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人群的调查,

推测其全人群中患病或健康状况的调查方法。 二、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  。 2.样本含量  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样本大小:预计现患率或阳性率;对调查结果精确度的要求。 3.实施  设计调查表,进行问题调查、体查、现场调查。

4.数据分析  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某种分布特征与某种(些)

因素的关联强度。

 

第四章  队列研究

一、基本原理

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随访观察一定的期间,比较两组人群某种疾病的结局(一般指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该因素与发病或死亡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这是一种由因到果的研究。

二、类型 ⑴前瞻性队列研究 ⑵历史性队列研究 ⑶双向性队列研究 三.常用术语

⑴结局: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包括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

⑵观察终点: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⑶观察终止时间:整个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

四、设计与实施 1.确定研究因素 2.确定研究结局

3.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来源

①基本原则:暴露组有较高的暴露率;具有可比性;研究人群稳定,能够满足需要。

②暴露人群的选择: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③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一般人群对照。

3.样本含量

(1)考虑因素: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失访率。

(2)样本计算的四个参数:一般人群所研究疾

病的发病率水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水平;显著性水平(α);把握度(1-β)。 (3)研究的内容  暴露因素的剂量水平、暴露

时间的长短、暴露的持续性;

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1.基线资料的收集;随访的期限、方法;观察的终点与终止时间。随访方法、内容和观察终点的确定。

2.资料分析方法

①率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

②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分析:RR、RR的

 

3

可信区间、AR、AR%、PAR、PAR%。

③病因的判断 六、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偏倚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2)偏倚控制  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尽可能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提高设计水平和调查质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七、优点和局限性

⑴优点:可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检验病因假

说的能力较强;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某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较小。 ⑵局限性: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

究;研究费时间、费人力、花费高、实施难度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一.基本原理

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

二.类型 ⑴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⑵病例与对照匹配 三.常用术语

⑴暴露: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⑵比值: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比。 ⑶OR: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四.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来源

①基本原则:有代表性;有可比性。 ②基本来源: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区为基础的)。 ③病例的选择要求:诊断可靠;有暴露于调查

因素的可能性;尽量选择新确诊的病例。 ④对照的选择要求: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

不患有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

2.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包括: ①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②估计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

③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 ④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3.调查表的设计  一般可分为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三部分;注意调查的项目要全而精,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含义,注意调查时的艺

 

术。

五、数据的分析

1.描述性统计:均衡性检验;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2.统计性推断:计算 χ值、OR、OR的可信区间、病因分值。

六.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偏倚

①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等。

②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 ③混杂偏倚:混杂所带来的偏倚。 2.偏倚控制

①按照随机、多中心、新等原则选择病例;诊断方法统一、标准;收集病例时间可适当延长。 ②注意指标选择,提高调查员技能,采用盲法调查。

③限制、配比、分层、多因素分析。 七、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样本较小;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某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2.局限性: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容易出现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

一、概念

以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或控制某种研究因素,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判断实验效应。

二、基本原则

1.前瞻  为一种前瞻性研究

2.干预  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 3.随机  研究对象来自同一总体,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

 

4

2

4.对照  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主要类型

1.临床实验  以病人个体为单位进行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

2.现场实验  是尚未患病的个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

3.社区实验  以整个社区作为干预的基本单位进行的实验。

4.类实验  缺少随机分组或平行对照的实验研究。

四、设计与实施

1.基本原则  随机、对照、盲法、重复。 2.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按下列原则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发病率较高;依从性好;能将实验坚持到底;干预对其无害。

3.数据的分析  均衡性检验;率的计算;显著性检验;偏倚的估计与分析。

五、注意问题

1.医德问题  实验前必须先做毒性试验、三致实验和人体安全试验。

2.可行性  先做预实验,评价与论证该研究的可行性。

3.控制偏倚  整个实验过程都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各种偏倚的发生。

六、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  与队列研究比较论证强度大。 2.局限性  应用范围受限制;较难实施;有时涉及医德问题。

 

第七章 筛检

(一)筛检的概念、目的及筛检的应用原则 (二)筛检试验评价基本方法

诊断试验的评价是把待评价的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诊断相比较,然后评价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

(三)评价指标

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

(三)提高诊断效能的方法 平行试验、系列试验

第九章  偏倚及其控制

1.研究结果的变异性:研究结果的变异性的定义、水平(个体水平的变异性、群体水平的变异性、样本水平的变异性)

2.研究的真实性:概念、内部真实性、外部

真实性

3.研究的偏倚:偏倚(bias)的概念和类型: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的概念、类型及控制方法;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的概念、类型及控制方法;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和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的概念;混杂因素成立的三个条件;混杂偏倚的判定原则、程度测量方法、控制方法。

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1.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2.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的推理形式;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虚假关联、因果关联;整个因果关联的判断进程;关联的分类

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一)制定策略的依据 1.形式分析 2.应对分析 3.循证保健 (二)全球卫生策略

1.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2.基本策略和途径  初级卫生保健—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社区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二、措施 (一)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

2.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

 

5

施。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二)针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杀虫、灭鼠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三、疾病监测

1.概念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2.种类

⑴传染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疾病:流感、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我国规定国际监测疾病:上述5种,加登革热;国内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37种。 ⑵非传染病监测 ⑶其它公共卫生监测

3.实施  建立监测组织和监测系统;收集、分析、评价资料;交流情报信息。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过程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

⑴概念: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

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⑵类型:经空气传播(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

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 ⑶各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特征 3.人群易感性

⑴概念: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

度。 ⑵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二)疫源地

1.概念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

疫点;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区。

2.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传染源存在;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

3.消灭疫源地的必备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传播途径已不存在;疫源地内接触者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病例或感染。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和地理因素。

2.社会因素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 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一)策略 1.预防为主 2.建立疾病监测系统 (二)措施

1.一般措施  改善卫生条件,进行健康教育。 2.疫情管理  疫情报告和考核。包括报告种类、报告时限、考核指标。

3.防疫措施

⑴对传染源的措施:对患者采取“五早”措施;检出和管理潜在传染源;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检疫方式、措施);对动物传染源酌情进行消灭或隔离。 ⑵对传播途径的措施:进行预防性消毒和疫源

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⑶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

类型、要求、影响因素、效果评价)、药物预防。

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的概念: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

伤害的测量指标:伤害发生率、伤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

伤害发生的基本条件: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教育干预

 

第十四章  爆发调查

一、概念

当疾病发生暴发(或流行)时,为了查明暴发(或流行)发生的原因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称为暴发(或流行)调查。

爆发调查目前又称为现场流行病学,是综合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现场不明原因疾病问题的实践。

 

6

二、调查目的

(一)查明疾病性质  首先核实诊断,弄清楚是什么病,还要确定是否属于暴发(或流行)。

(二)查明暴发(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对诊断明确的疾病,要通过调查确定暴发的原因、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影响暴发的因素;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通过调查寻找病因或病因线索。     (三)根据暴发原因或流行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并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三、调查步骤和内容 (一)初步调查

1.核实诊断和事件的性质  2.确定是否暴发或流行

3.初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分布情况       4.提出初步假设  提出初步处理措施并付诸实施。

(二)深入调查 1.个案调查   2.对照调查      3.人口资料收集      4.环境调查

5.实验室检查  四、资料整理和分析

按照疾病的三间分布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整理,然后根据病例的分布及其它有关资料,对暴发(或流行)的原因、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作出判断。

五、结论与报告

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①前言(一般情况及调查目的);②临床特点;③疫情经过及流行病学特点;④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传播因子、传染源;⑤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⑥建议。

 

第十九章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一、分布特点:有长期变动趋势,有些上升,有些下降。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同的地区发病和死亡的差别较大。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是多种因素、多个阶段和多基因作用的结果,与机体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三、预防措施:三级预防

第二十章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一、分布:呈世界性分布,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发病和死亡的差别较大,发展中国家发病有上升趋

势,发达国家则有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发病较高。

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

三、预防措施:分级预防、社区预防

第二十二章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特点:抗原漂移和转变

二、流行环节:传染源为病人、隐性病人和动物。主要经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性较高。

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季节性、周期性,易发生爆发、流行和大流行。

四、影响流行的因素

1.温度和湿度  与外界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期和人的上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有关。

2.人口密度  居住拥护有人口密度大,增加了人与人接触的机会。

3.人群免疫力  人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对流感流行有重要影响。

4.其它  交通和人口流动等。 五、预防措施

1.疫情监测  包括流行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两部分。

2.预防接种  常用疫苗有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一般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

3.药物预防  常用金刚烷胺,对甲型流行有效,对乙型无效。

4.疫情控制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加强消毒措施,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第二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等

二、流行环节: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慢性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肠道外(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同型别的肝炎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别。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明显的季节性。

二、职称考试原版真题练习

 

7

四、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有明确的预防效果,甲型肝炎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也有一定的效果。

2.切断传播途径 3.管理传染源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

一、概念: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

二、流行环节: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水、经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三、分布特点:为世界性分布疾病,以卫生状况差的地区高发。有发病的季节高峰。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四、预防策略:

1.全球腹泻病控制规划

2.我国防制策略  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加强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相结合,医学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

3.合理使用抗生素 五、防制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注重个人卫生,改善饮食。 2.对传染源的措施  “五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地卫生处理),开展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3.保护易感人群  进行疫苗和药物预防。

第二十六章  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

性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日常生活接触也较常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呈世界性分布,但有明显地区差异。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发病人数逐年上升。

流行因素主要与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生物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强调社会、医疗单位和个人的综合作用。健康教育是重要预防措施。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血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这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属于:(B)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A、一级预防措施           B、二级预防措施      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三级预防措施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D、疾病诊断措施           E、疾病治疗措施

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9.某县有10万人口,2001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结核300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其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 中有60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

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县2002年总死亡率为:(D)

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     A、300/10万           B、60/1000          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C、60/10万

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抽样方法称为:(E) 算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10.根据上述资料,结核的病死率为:(C)

C、分层抽样     A、60/300   B、60/400    C、60/700    D、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 60/1000    E、60/10万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11.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称为:(C)

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 A、主动监测   B、漏报调查   C、哨点监测   D、

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被动监测   E、以上都不是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1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散发和周期性       无关?(B)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      B、研究势、流行和爆发 疾病的发病率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D、希望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 E、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13.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但不能治愈糖尿病,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此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C)

A、epidemic              B、sporadic            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                  B、糖尿

C、rapid fluctuation 病发病率减少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C、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D、糖尿

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病发病率增加

A、病因、宿主、环境                  B、E、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

传染源、宿主、环境 14.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D)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C、现况调查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E、以上方法均不行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15.英国医生的肺癌死亡率为80/10万,其中重度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吸烟者为160/10万,非吸烟者为8/10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万。请问:重度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C、混杂偏倚 (D)

D、选择偏倚              E、随机误差 A、152       B、90       C、72       D、20

8.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筛查E、2

8

16.上题中,英国医生因吸烟所致肺癌的人群特异24.给人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属于:(D)

危险度百分比(PAR%)是多少?(A)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A、90%      B、80%      C、72%      D、20%      C、人工自动免疫

E、2%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17.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25.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E) 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2.9-5.6kPa,无青光眼者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的眼内压约为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间    C、确定检疫期限

压>2.9kPa升高到>3.5kPa,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E、准确计算发病率

的?(B) 26.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高,饮水中碘含量

A、灵敏度升高              B、特异度升高      低;而平原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低,饮水中碘含量高,由此推断,饮水缺碘与地方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不确定,因为不性甲状腺肿有关。这种病因推

知道患病率情况 断方法属于:(B)

18.传播途径是 (C)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推法    E、以上都不是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区 27.Doll和Hill对英国35岁以上的开业医生进行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

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的吸烟情况将其分成不吸烟和每日吸不同支数的几

D、体内由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组,追踪4年5个月,收集死

和动物 亡资料。请问这种方法属于:(A)

E、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程度 A、cohort study          B、case-control study

19.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评价预防措C、cross-sectional study

施效果的指标 (A) D、experimental study    E、theoretical study

A、保护率    B、有效率    C、生存率    D、治28.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包括:(E)

愈率    E、病死率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B、失访

20.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率是:(C) 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      D、选择

A、attack rate           B、mortality rate       偏倚、信息偏倚和测量偏倚

C、incidence rate E、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D、prevalence rate       E、infection rate 29.分析动态人群的发病情况用哪项指标(E)

21.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B) A、累积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

A、计划免疫             B、新生儿增加        罹患率    E、发病密度

C、易感者迁出    30.下列哪一项关于筛检的说法是正确的?(E)

D、免疫人口迁入         E、隐性感染 A、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病人          B、是一种

2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诊断方法

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D) C、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病人          D、筛检阳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性的人不需要再确诊

混杂因素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

D、无关因素            E、以上都不是

23.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E)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

A、将已知混杂因素进行配比称匹配过头   B、历史组合才给分)

性队列性研究是由果推因的研究 1.流行病研究的用途是(ABCE)

C、随机误差可以避免                   D、病例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    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对照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施的效果

E、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C、疾病监测              D、治疗病人           9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3.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一定是遗传因素在

2.队列研究中,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程度的指起作用。

标有:(ACDE)          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可能是遗传因素,

A、RR        B、OR        C、AR        D、PAR        也可能是生物因素在起作用。

E、PARP (×)4.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3.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最好选择:(ABCDE)          队列研究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例

A、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B、预期发病率对照研究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高的人群 (√)5.移民流行病学可以对三间分布进行综合描

C、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D、能坚持实验述。

的人群 (√)6.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E、依从性好的人群 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病规律。

4.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ABD) (√)7.计划免疫属于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早期发现病人    C、(√)8.PYLL是伤害流行病学中常用的指标,指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治疗病人 (√)9.病例对照研究中,首选新病例作为病例组。

5.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AE) (×)10.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需要随机分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组。

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需要随机分组。

6.慢性非传染性病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四、简答题(5题,共25分)

(ABCDE) 1.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

A、吸烟与饮酒            B、膳食因素和肥胖     明。

C、缺少体力活动 答: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包括:(1)群体观念;

D、病原体感染            E、遗传与基因因素 (2)比较;(3)应用统计学。生活中有些人不吸烟

7.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ABD) 患肺癌?而有些人吸烟几十年却不患肺癌?吸烟量

A、母婴传播              B、血液传播          相同的人有些发病,有些不发病。流行病学是研究

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人群中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队列研究是

D、性传播                E、空气传播 比较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病例对照研

8.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包括:(CE) 究比较肺癌病人与非肺癌病人吸烟暴露率,这些方

A、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法均要用统计学方法。

C、队列研究 2.为什么现况调查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

D、实验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答:发病率是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

9.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生物标志包括:(ABD) 出现的频率。(2分)由于现况调查是收集是人群中

A、暴露标志              B、效应标志          某个时点或期间的资料,无法区分新病例和旧病例,

C、核酸、蛋白质、抗体 因此不能计算发病率,但可以计算现患率。(3分)

D、易感标志              E、突变的基因 3.请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

10.控制混杂因素作用的方法有:(ABE)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A、多因素分析   B、分层分析   C、选用新病例   相同点(1分) 分析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

D、随访观察   E、匹配 不同点

三、是非改错题(10题,每题2分)    时间顺序(1分) 由果推因 由因到果 (√)1.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   分组因素(各0.5分) 疾病 暴露 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适合的疾病 发病率低 发病率高 (×)2.统计学检验的P值越小,则暴露与疾病的   关联强度指标 OR RR、AR、ARP、PARP 关联强度越大。    实施难度 较易 较难

OR值或者RR值越大,则暴露与疾病的关   常见偏倚 信息偏倚 失访偏倚

联强度越大。    验证假设能力 较弱 较强

10

4.随机选择5-9岁儿童1000名进行某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接种后随访10年发现,  80%的接种者未得某病。由此,研究者认为此疫苗有效。此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答:此结论不正确(2分),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疫苗效果考核属于实验流行病学,应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种疫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情况,判断疫苗是否有效。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之一,实验组必须与对照组相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分)

5.某医生对360例疑似心肌梗塞的患者经临床、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其中230名为心肌梗塞患者,为评价CPK试验的真实性,对每人血中的CPK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见下表。请计算CPK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并解释这两项指标结果的含义                   CPK试验诊断心肌梗塞的研究结果

CPK(IU/L) 心肌梗塞 无心肌梗塞 合计 阳性(≥80) 215  16 231 阴性(≤80)  15 114 129 合计 230 130 360

答:灵敏度=215/230×100%=93%(1分)

表示患心肌梗塞患者中用该试验检查阳性者占93%,有7%的人漏诊。(2分)

阴性预测值=114/129×100%=88%(1分)

表示该试验检测为阴性的人中有88%确实未患心肌梗塞。(1分)

五、问答题(15分)

1.为了研究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有学者选取63例子宫内膜癌病人和63例非子宫内膜癌病人(与子宫内膜癌病人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了解她们既往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情况。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病人和非子宫内膜癌病人均服用过雌激素为27对,均未服用过雌激素为4对,

一、海量习题集

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 )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亚临床型病人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查优点的是( B )

A.早发现、早诊断病人;B.验证病因;C.普

 

11

子宫内膜癌病人服用过而非子宫内膜癌病人未服用

过为29对,子宫内膜癌病人未服用过而非子宫内膜癌病人服用过为3对。请问:

(1)这属于什么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请计算相关指标,说明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提示:用校正公式) (3)如果要证明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因果联系,还需哪些证据? 参考答案:

(1)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2分) (2)            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对 照 病  例

有暴露史        无暴露史 对子数

有暴露史 27 3 30 无暴露史 29 4 33 对子数 56 7 63    ① 计算χ2:因为四格表中有理论数<5,b=3.33,因此采用校正公式(2分)    χ2=(| b-c |-1)2/(b+c)=19.53,P<0.01 ② 计算OR

OR=c/b=29/3=9.67(1分) ③ 计算OR95%可信区间(2分) OR(1±1.96√χ2)=(3.54,26.45)

④ 服用过雌激素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未服用者的9.67倍。(2分) (3)如果要证明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因果联系,还需提供以下证据:(6分) ①联系的一致性; ②关联的特异性;

③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④剂量反应关系; ⑤实验证据; ⑥生物学合理性。

及医学知识;D.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E.抽样误差小

3、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 E )

A.混杂偏倚;B.调查员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选择性偏倚

4、在队列研究中,随访资料与基线资料相比更着重收集( D )

A.暴露因素;B.对象的个人生活习惯;C.对象的家庭疾病史;D.结局变量;E.家庭环境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暴发调查特点的是(A  )

A.复杂性;B.现场特点;C.实用性;D.及时性;E.重复性

6、疾病三间分布是指( B )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时间、地区、人群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病因、宿主、环境分布;E.年龄、地区、人群分布 7、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60人,因此得出( B )

A.该地该病发病率为15/l0万;B.该地该病患病率为15/l0万;C.该地该病罹患率为15/10万;D.该地该病累积发病率为15/10万;E.该地该病续发率为15/10万,

8、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中,为了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D )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多级抽样

9、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B  )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 D.死亡率;E.治愈率

10、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B )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11、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B )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B. 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对象;C.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

 

12

D.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E.选择依从性好的对象

12、以下不属于病因推断准则的是( E )

A.关联的强度;B.终止效应;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剂量-时间关系; 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C )。

A.能准确计算发病率;B.由“因”及“果”;C.适用于暴露多,发病率低的的疾病研究;D.设立对照组;E.能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

14、在100名血吸虫病人中,60名有游泳戏水的历史,据此可以推断( C )

A.游泳戏水是血吸虫最主要的感染方式;B.游泳戏水引起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为60%;C.该组血吸虫病人中,60%有游泳戏水的历史;D.避免在疫水中游泳戏水可使60%的人不患血吸虫病;E.游泳戏水得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其他途径高60%。

15、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 D )

A.高估RR值;B.高估OR值;C.低估RR值;D.低估OR值;E.对结果影响不大

16、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该结论(C  )

A.正确;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17、以下不属于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抽样调查的优点的是( E )

A.调查费用相对较少;B.出结果速度快;C.结果正确性高;D.不适宜于少见病的研究;E.覆

盖面大

19、现况研究中偏倚的控制不包括(B  )

A.随机选取研究对象;B.任意选择研究对象;C.检测标准和要求力求一致;D.统一培训调查员

E.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

20、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研究对象应该是(B )

A.发现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2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对照设立方式的是( C )

A.有效对照;B.自身对照;C.分层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 22、某病患病率是指( C )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E.某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23、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5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B  )

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E.复发

24、下列选项中,使某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增大的是( B )

A.病死率高;B.该病病程长;C.该病病程短;D.暴露时间长;E.多次暴露。 25、筛检的目的不包括( E )

A.早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早治疗;B.确定高危人群;C.提供人群的患病率资料;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初步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26、下列关于RR,说法错误的是( E )

A.RR大于1,正相关;B.RR具有较高的病因学意义;C.RR等于1,不相关;D.RR小于1,负相关;E.RR具有较高的临床学意义。

 

13

27、暴发调查的原则是( D )

A.优先性;B.科学性、时效性;C.一致性;D. A和B;E.B和C

28、流行病学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不包括( E )

A.入院救治率;B.治愈率;C.保护率;D.效果指数;E. 有效率

29、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C  )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多;C.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30、以下不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点的是( C )

A.前瞻性研究;B.必有干预措施;C.可以没有干预措施;D.严格随机分组;E.必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31、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于( A )

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D.现况调查;E.筛检试验

32、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 C )

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

33、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列

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请问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A)

A.2.0;B.0.75;C.1.0;D.1.5;E.0.5 3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预后

35、从某市若干个工厂中随机调查一个,在该厂再按不同工种抽一定比例的工人进行某病患病率的调查,属于( D )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E.系统抽样 36、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B  )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逻辑误差;E.数据误差

37、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研究对象应该是(B  )

A.发现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38、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

39、一次简单的同源爆发的特点是(A  )

A.所有病例都集中在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B.流行持续时间长,并有二代以上病例;C.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D.两者均是;E.两者均否

40、下列指标中最适合描述妇女激素替代疗法后十年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的是( B )

A.患病率;B.危险度;C.病死率;D.发病率;E.十年生存率

41、关于筛检的应用,正确的是( A )

A.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B.某幼儿园的一次食物中毒的调查;C.对个别发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D.调查某学校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但不必调查该校的全部学生;E.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

42、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B )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B. 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对象;C.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D.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E.选择依从性好的对象

43、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

 

14

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5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 B )

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E.复发

44、以下不属于病因推断准则的是(E  )

A.关联的强度;B.终止效应;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剂量-时间关系 45、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D  )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B.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D.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46、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则病例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 A )

A.80/150;B.20/280;C.20/300;D.(80×280)/(20×70);E.(80×100)/(70×350);47、在47、题中,慢性胃灼热的OR值为( D )

A.80/150;B.20/280;C.20/300;D.(80×280)/(20×70);E.(80×100)/(70×350)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B.特异度也称假阴性率;C.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D.特异度也称假阳性率;E.特异度与灵敏度之和等于约登指数 49、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A.队列研究不易发生偏倚;B.队列研究可直接计算发病率;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50、假定某病的患病率为10‰,用某项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0%的筛检试验检查1000人的人群,则误诊人数为( D )

A.891;B.198;C.2;D.99;E.107

51、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 C )

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

52、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试验( A )

A.灵敏度高;B.灵敏度低;C.特异度高;D.特异度低;E.真阴性率高

二、填空题(一般是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左右)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的答案。 1、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2、Mill病因推断形成病因假设的四项法则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排除法;

3、筛检方法真实性的评价指标:灵敏度(或真阳性率);特异度(或真阴性率);约登指数、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4、暴发调查的原则:时效性;优先性;科学性; 5、决定现况研究的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现患率(或预期阳性率)和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 6、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7、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频率与分布的现象。

8、影响患病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发病率和病程。 9、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类型有: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10、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的四个必须的条件是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相对危险度(RR或OR);显著性水平(或α值)和把握度(1-β)。 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三种可能解释:机会的作用,偏倚的作用和因果联系。

12、队列研究中对照人群的选择种类有:内对照;外对照(或特设对照);一般人群对照;和多重对照。

二、

13、流行病学的六大特征是:群体的

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学的特征和预防为主的特征。

14、暴发调查的特点:现场、实用性和及时性。 三、名词解释(一般是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预防、控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疾病的地区聚集性: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是 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 3、队列研究:队列研究也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研究(incidence study)、随访研究(follow study)、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是指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比较其预期结局发生情况,从而判定该因素与结局有无关联以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4、Lilienfeld病因定义:Lilienfeld病因定义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5、生态学研究:以群体而非个体为观察单位,探讨人群某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平均水平与某种因素在分布上的一致性和数量上的相关性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6、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

7、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患某病的人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暴露于某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差异,从而确定这种因素与该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及联系程度的调查。

8、散发:指某病在某地人群中的发病率维持在历年的一般水平,且病例在该地散在出现,病例之间无相互关系。

9、暴露:指是否具有或接触某种或某些危险或保护因素。

10、AR:归因危险度或特异危险度,指暴露组的发病

15

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特征、概率论与

 

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它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11、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的一种方法。 12、流行病学实验:是将研究人群(病人或正常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或除去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改变,以判断其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四、简答题(一般是3小题,共20分左右) 1、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的四个必须的条件是什么?  (6分)

答:⑴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 (1.5分)

⑵预期相对危险度(RR或OR);(1.5分) ⑶检验显著性水平(α值);(1.5分) ⑷检验把握度(1-β) ;(1.5分)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及其特点和用途  (8分)

答:病例对照研究就是比较患某病的人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暴露于某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差异,从而确定这种因素与该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及联系程度的调查。(2分)

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2)设立对照;3)先果后因,是回顾性调查;4)不能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只能推测判断其间是否有关联。(答对1点给1分,共4分)

用途:(1)广泛性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2)深入验证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答对1点给1分,共2分)

3、何为阳性预测值?它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人群的患病率有何关系? (6分)

答:⑴阳性预测值是指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2分)

⑵阳性预测值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6

有关。诊断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1分);诊断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1分)。

阳性预测值与患病率也有关。当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变时,阳性预测值随患病率的增加而上升(1分)。当患病率低时,阳性预测值也低, 因此只有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进行诊断才有意义(1分)。

4、简述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6分)

答:⑴群体特征;⑵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⑶

对比特征;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5)社会学的特征;(6)预防为主的特征(答对1点给1分)

5、简述队列研究及其特点和用途 (9分)

答:队列研究也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研究、随

访研究、纵向研究,是指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比较其预期结局发生情况,从而判定该因素与结局有无关联以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2分) ;

特点:1) 属于观察法;2) 设立对照组;3)

由“因”及“果”;4) 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答对1点给1分,共4分)

用途:1)检验病因假假设;2)评价预防效果;

3)研究疾病自然史。(答对1点给1分,共3分)

6、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偏倚,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克服办法 (7分)

答:实验流行病学主要偏倚是退出 (1分)。 后果:这不仅会造成原定的样本量不足,使研

究工作效力降低,且易产生偏倚(2分)。 造成退出的原因可能有:1)不合格;2)不依

从;3)失访。(3分)

克服退出的办法:意向治疗分析。(1分) 7、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 (7分,答对1点给1

分)

答:  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6)关联的合理性;7)终止效应

8、简述流行病学病因推断过程(5分,根据每项内容是否完全答对1点给1分)

答:1)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观察资料社会学调查和一些背景资料,发现一些病因线索;

2)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可疑致病因素

进行筛选,形成初步病因假设;

3

<p>

<a href="http://retype.wenku.bdimg.com/retype/zoom/1b15b76a1ed9ad51f01df235?pn=17&amp;x=0&amp;y=0&amp;raww=572&amp;rawh=124&amp;o=jpg_6_0_______&amp;type=pic&amp;fr=color&amp;md5sum=8fe0f1b8758ced5aa24bcf79e226511f&amp;sign=600001b985&amp;png=9378-11061&amp;jpg=0-14160">

<img src="http://retype.wenku.bdimg.com/retype/zoom/1b15b76a1ed9ad51f01df235?pn=17&amp;x=0&amp;y=0&amp;raww=572&amp;rawh=124&amp;aimh=47&amp;o=jpg_6_0_______&amp;type=pic&amp;fr=color&amp;md5sum=8fe0f1b8758ced5aa24bcf79e226511f&amp;sign=600001b985&amp;png=9378-11061&amp;jpg=0-14160"/>

</a>

化已经形成的病因假设; 4法对病因假设进行检验;

5)根据上述各种研究结果对病因是否成立

进行综合性的逻辑判断,至此整个病因推断过程基本上结束

9、简述流行病学实验主要的优缺点 (6分,根据每项内容是否完全答对1点给1分)

答:1)主要优点:

(1)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

(2)随机化分组,做到了各组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提高了可比性,减少了偏倚。

(3)实验为前瞻性研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过随访将每个研究对象的反应和结局自始至终观察到底,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进行比较,最终能作出肯定性的结论。

2)主要缺点:

(1)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做到。

 

17

(2)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以致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推论到总体。

(3)研究人群数量较大,实验计划实施要求严格,随访时间长,因此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实验效应的评价。有时可涉及医德问题。

五、分析题(一般是2-3小题,共34分左右)(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9分)

不同年龄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塞(MI)的病例

对照研究

1)、请计算出表中相应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及其意义。

40岁以下的OR=21×59/17×26=2.8 (2分) 40岁以下服用避孕药患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不服用的2.8倍。(1分)

40岁以上的OR=18×95/7×88=2.78  (2分) 40岁以上服用避孕药患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不服用的2.78倍。(1分)

整个OR=(21+18) ×(59+95)/ (17+7)×(26+88)=2.19 (2分)

服用避孕药患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不服用的2.19倍。(1分)

2)你能从该表得出什么结论。

1.

40岁以下不服用避孕药的心肌梗塞患

率=26/85=0.31 (2分)

40岁以上不服用避孕药的心肌梗塞患率=88/183=0.48 (2分)

40岁以下服用避孕药的心肌梗塞患率=21/38=0.55 (2分)

40岁以上服用避孕药的心肌梗塞患率

=18/25=0.72 (2分)

可以看出,年龄是心肌梗塞发病率的一个影响因素,随年龄增高,心肌梗塞发病可能性增大;同时,口服避孕药也会增大心肌梗塞发病率。(2分) 2、某地区欲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为对此项筛检试验考核评价,研究者应用该试验分别对一组肝血吸虫病人和一组正常人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15分)   皮肤试验

阳性 阴性 合计

计算此项筛检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解释各指标的含义。

解:(1)灵敏度(SN)=117/(8+117)×100%=117/125×100%=93.6%  (2分)

灵敏度(sensitivity,SN),

<p>

<a href="http://retype.wenku.bdimg.com/retype/zoom/1b15b76a1ed9ad51f01df235?pn=18&amp;x=0&amp;y=0&amp;raww=536&amp;rawh=127&amp;o=jpg_6_0_______&amp;type=pic&amp;fr=color&amp;md5sum=8fe0f1b8758ced5aa24bcf79e226511f&amp;sign=600001b985&amp;png=11062-12502&amp;jpg=14161-27978">

<img src="http://retype.wenku.bdimg.com/retype/zoom/1b15b76a1ed9ad51f01df235?pn=18&amp;x=0&amp;y=0&amp;raww=536&amp;rawh=127&amp;aimh=52&amp;o=jpg_6_0_______&amp;type=pic&amp;fr=color&amp;md5sum=8fe0f1b8758ced5aa24bcf79e226511f&amp;sign=600001b985&amp;png=11062-12502&amp;jpg=14161-27978"/>

</a>

(true positive rate,TPR)筛检试验发现病人的能力。   (2分(2) 特异度(SP)=312/(100%=312/365×100%=85.5% (2分)

特异度(specificity,SP),又称真阴性率

(true negative rate,TNR),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 (2分)

(3)阳性预测值(PV+)=117/(117+53)×

100%=117/170×100%=68.8% (2分)

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V+)是指筛检试验阳性者不患病的可能性。(2分)

(4) 阴性预测值(PV-)=312/(312+8)×

100%=312/320×100%=97.5%  (2分)

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PV+)  是指筛检试验阴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1分)

3、在某县的两个乡中,进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甲

 

18

乡人口数为10000人,1998年年初该乡有800名结核病患者,该年新发现结核病病人200名;乙乡人口数为20000人,1998年年初该乡有1000名结核病患者,该年新发现结核病病人400名。请回答: (4分)

1) 1998年甲乡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

1998年甲乡结核病发病率=200/10000  (1

肝血吸虫病人

117 8 125

正常人

53 312 365

合计 170 320 490

分)

1998年甲乡结核病患病率=(200+800)/100001分)

2) 1998年甲乙两乡的发病状况? (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指出是否有特点)

1998年甲乡发病率=200/10000(1分) 1998年乙乡发病率=400/20000(1分)

4、请根据下表进行分析。(13分)

按吸烟与否分层研究石棉暴露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1)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吸烟和不吸烟情况下,石棉暴露与肺癌的联系及联系强度。(2分)

2)该研究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分层处理有什么好处? (3分)

答:采用的是病例对照研究(1分)。分层处理的好处是:使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减少因其它干扰因素研究的影响(1分),更好地研究某一或某几个暴露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情况(1分)。(3分

3)计算吸烟和不吸烟情况下,石棉暴露与肺癌的联系强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它们说明了什么?

答:吸烟情况下OR值=89×163/190×30=2.55(2分);说明在吸烟情况下,石棉暴露患肺癌的

危险性是非暴露的2.55倍。(2分);不吸烟情况下OR值=59×180/182×45=1.30(2分)。说明在不吸烟情况下,石棉暴露患肺癌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的1.30倍。(2分)同时也说明吸烟会增大肺癌的患病率。(2分)

5、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量题(13分)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RR与AR

<p>

<a href="http://retype.wenku.bdimg.com/retype/zoom/1b15b76a1ed9ad51f01df235?pn=19&amp;x=0&amp;y=0&amp;raww=642&amp;rawh=98&amp;o=jpg_6_0_______&amp;type=pic&amp;fr=color&amp;md5sum=8fe0f1b8758ced5aa24bcf79e226511f&amp;sign=600001b985&amp;png=12503-13918&amp;jpg=27979-44175">

<img src="http://retype.wenku.bdimg.com/retype/zoom/1b15b76a1ed9ad51f01df235?pn=19&amp;x=0&amp;y=0&amp;raww=642&amp;rawh=98&amp;aimh=33&amp;o=jpg_6_0_______&amp;type=pic&amp;fr=color&amp;md5sum=8fe0f1b8758ced5aa24bcf79e226511f&amp;sign=600001b985&amp;png=12503-13918&amp;jpg=27979-44175"/>

</a>

究;(3)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严格随机分组;4)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答对1点给1分,共4分)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效果。(2分)

2) 流感减毒活疫苗的保护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 (2分)

(2

算,指出是否相同)(3分)

1)填出表中①、②、③、④处的值(4分)

43.84  ;④  125.13

2)本表中发病率采用的是什么?(1分)

采用的是发病密度。

3)根据表中数据说明RR和AR的关系和各自代表的流行病学意义。(8分)

关系:AR= I0(RR-1)(2分)

因为①远大于②,表明吸烟对每个受害者来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大得多(1分),因此RR具有病因学意义(2分);就整个人群来看,因为④远大于③,吸烟引起心血管的死亡率却比的高(1分),所以AR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2分)。

6、为了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效果,对某一集体单位212人鼻腔喷雾疫苗(试验组),200人给予某药物作预防对照(对照组),在同一观察期内,两组的发病情况如下:疫苗组212人中,男性126人,发生流感3人,女性86人,发生流感2人;对照组200人中,120名男性中有25人发病,80名女性中有8人发病。请回答:   (13分)

1)该研究属于哪一类流行病学研究?这类研究的特点有哪些?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7分)

属于实验性流行病学(或流行病学实验或干

预实验)(1分)

特点:(1)必有干预措施;(2)是前瞻性研

 

19

①  10.76    ;②  1.74    ;③    答:不相同(1分)实验组男性流感发生率=3/126;

(1分);对照组男性流感发生率=25/120 (1分) 7、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15分)

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0.96‰ 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o=0.07‰ 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0.56‰

试计算RR、AR、AR% 、PAR、 PAR%,并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答:RR=Ie/Io=0.96‰/0.07‰=13.71 (1

分),

表明吸烟组的肺癌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

13.71倍;(2分)

AR= Ie-Io=0.96‰-0.07‰=0.89‰(1分),

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肺癌死亡率减

少0.89‰;(2分)

AR%=(Ie-Io)/ Ie×100%=92.71% (1分),

表明吸烟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

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92.71% (2分)         PAR= It-Io=0.56‰-0.07‰=0.49‰(1分),

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全人群中的肺

癌死亡率减少0.49‰;(2分)

PAR%=(It-Io)/ It×100%=87.50% (1分),

表明全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

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87.50%。(2分) 8、某北方城市有人口200万,其中HBsAg携带者10万,经两年的观察,HBsAg携带者中发生原发性肝癌250例,非HBsAg携带者中发生95例,求累积

发病率。(4分)

答、HBsAg阳性组累积发病率HBsAg阴性组累积发病率=95/1900000=5/10万(2分) =250/100000=250/10万(2分)

 


微信扫一扫